今天是2024年5月2日 星期四
2014年4月15日

   糖尿病领域药物研发热点盘点


     日前,由赛诺菲公司主办的第二届“与时俱进、闪耀未来:盘点2013糖尿病领域全景研讨会”于海口召开。我国糖尿病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对2013年糖尿病领域的临床研究、热点话题、指南更新和药物研发进行了深入、全面的阐述。

  1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仍是核心药物

  在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翁建平教授指出:我国1型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而治疗达标率仅为27.5%。基础胰岛素仍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核心药物。翁建平教授强调,1型糖尿病要注重综合管理——医生、家人、院校、社区等应从医疗、生活、心理等角度关注病人,而不只是治病。

  2型糖尿病:口服药联合基础胰岛素疗效好

  在对2型糖尿病的盘点中,中日友好医院大内科主任杨文英教授介绍了2013年的研究进展,其中名为Look AHEAD的研究显示,强化生活干预虽然没有明显的心血管获益证据,但显示出有益于糖尿病预防,因此生活方式作为现代糖尿病护理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在谈到基础胰岛素时,杨文英指出,对于空腹血糖比较高的2型糖尿病来说,在原来口服药不变的基础上联合基础胰岛素,让空腹血糖回到正常范围,会使患者整体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都下降得非常好,患者也比较容易接受。

  提高治疗达标率: 尽早严格控制血糖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在分享美国2013年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研究/糖尿病干预和并发症研究(DCCT/EDIC)30年结果时指出:在糖尿病早期就开始严格的强化血糖控制,可以减少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的风险。这一点提醒糖尿病患者,只有尽早开始严格的血糖控制,才能获得长期的益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医师高妍教授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也强调:“血糖控制非常重要,其中应该把胰岛素的使用提到更高的位置,基础胰岛素加餐时方案应更符合生理要求,应该让基层医生学会按照指南指导患者治疗,才能提高达标率。”

  肠促胰素药物和胰腺炎:因果关系存争议

  在肠促胰素药物和胰腺炎的关系方面,纪立农介绍,使用了肠促胰素药物是否提升了患者患胰腺炎的风险,国际上对此有很大的争议。一些学者认为此事

  不能小看,很可能两者是有关系的;也有的学者认为根本就没有关系。而现在就这个问题的辩论已经成为学术会议上的热点话题。2009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报告超过80例的患者的胰腺炎是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及西格列汀有关的。“这个现象反复暴露、反复发生,也提示了肠促胰素药物和胰腺炎之间可能是有因果关系的。”纪立农说道。

  综合管理: 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医师郭晓蕙教授介绍了包括降糖、降压、调脂、抗凝、控制体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治疗措施在内的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她指出,“糖尿病综合管理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重要的是要实现血糖控制以及血压、血脂的综合管理。”

  ACEI类药物:糖尿病患者降压首选药

  据了解,2013年,临床上在血压治疗方面很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血压治疗的目标收缩压提升到不高于140mmHg。郭晓蕙认为,“从经济学及循证证据的拥有量来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应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降压首选药。糖尿病患者的血脂问题也应该积极干预,因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风险也高。在降脂中要强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但是并不特别强调一定要达到具体什么样的目标。”

  基础胰岛素加GLP-1: 当前研发热点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李焱教授介绍了糖尿病药物研发的最新进展:目前在研的和已经上市的糖尿病新药非常多,例如基础胰岛素加上(GLP-1)。GLP-1可以减轻胰岛素治疗所带来的体重的增加,同时也可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而基础胰岛素又可以改善GLP-1对于空腹血糖的控制。这两种药物组合的新药现在是制药企业研发的热点。“2013年,FDA共批准了4个降糖药物,而一个治疗领域一年内有这么多新药获得批准是比较罕见的。”李焱说道。

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潘长玉教授总结指出:从目前相关指南推荐或者更新的情况当中可以看到,胰岛素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治疗上应该从多重危险因素上面加以考虑。如果生活方式干预不好,口服药控制不好,就应该推荐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推荐里面还应该有侧重,其中基础胰岛素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法律声明 | 文明公约 | 互助合作 | 联络我们
Copyright © 2006 www.cpde.org.cn 京ICP备10010770号-2
管理机构(主办方):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正觉夹道17号 邮编:100035 电话:010-88377790 邮箱: yyxh1005@sina.com hyb@cpde.org.cn